雙J導管的功能 — 輸尿管的引流管
雙J導管就是放在「輸尿管」內作暫時性支撐和引流的管子,保證尿液一定可以不受阻塞地從腎臟流通到膀胱。當導管放置成功,代表醫師已經打通了輸尿管阻塞、腎積水開始消除,以及腎功能開始恢復。
什麼是雙J導管?
雙J型輸尿管導管,英文名稱為double-J ureteral stent,顧名思義,雙J導管是一條細細的軟管,兩端有J型捲曲構造,所以稱為「雙J導管」,又因為兩端的捲曲形狀類似豬尾巴,所以也稱為雙豬尾巴導管 (double-pigtail stent)。
雙J導管的兩端捲曲,是為了將導管固定在輸尿管內而不要滑動。上端「J型捲曲」懸掛在腎臟內,下端「J型捲曲」盤旋於膀胱,防止導管從輸尿管滑脫出來。
導管長度長度約為22~26cm,它的材質既柔軟又有彈性,管子側面有幾十個針孔般的小洞,讓尿液可以沿著管壁或管腔引流而下。
什麼時候放置雙J導管?
『輸尿管』進行手術後,經常需要放置導管:包括結石手術、內視鏡術後、輸尿管狹窄切開手術後、切除或重接手術,或是輸尿管發炎、結疤、膿瘍、腫瘤、沾黏或壓迫輸尿管的時候,會選擇放置雙J導管。它的功能在暫時性的引流尿液,等待腎功能恢復正常、等待輸尿管恢復蠕動、或等待輸尿管重接處生長完好、並預防狹窄之形成、或等待輸尿管內多顆結石碎片陸續排出。
輸尿管內視鏡碎石術後,即使已經清除所有結石,輸尿管粘膜因為之前結石的刺激仍然是腫脹阻塞的,通常要一兩週才會消腫,如不暫時放置導管,尿液仍然阻塞,腎臟可能會發炎或劇痛。
雙J導管要放置多久?
需放置多久需視病情而定。小結石需1~2週,大結石則需再照X光片,確定已經沒有大於0.5cm的碎片才能拔出。輸尿管切開或重接手術則需放置1~2個月;若是腫瘤已無法開刀剝離,則需終身放置DBJ,但每3~6個月還是應該換一次新導管。
放置雙J導管會不舒服嗎?能不能運動?
大部分病人剛放置時小便會覺得恥骨上的位置「酸酸的」,且可能會延伸到背後腎臟的位置;有些病人則完全沒有感覺。偶而會引起輕微到中等不同程度的血尿,一般都會自動停止,不需特別用藥。一般日常生活或散步沒有影響,但太劇烈運動還是應該避免。
雙J導管如何拔除?
使用內視鏡拔除即可,屬於門診小手術。拔除的過程約在五分鐘內即可完成。
如果忘了回來拔除,放太久會發生什麼併發症?
曾有病人未按照醫師指示回診拔除,而且超過數年之久,時間一久,DBJ的材質就會失去彈性,不能拉扯,一拉扯就會斷裂。而且DBJ的兩端J型彎勾表面會長滿一層厚厚的結石,甚至長成圓球型結石,造成處理上的困難。醫師必須花上幾個小時以輸尿管鏡慢慢清除管子表面的結石,及腎盂端圓球型結石,才能順利取出DBJ導管。如果發生斷裂,最後也許更麻煩到要用其他手術方式才能完全取出DBJ斷端。所以一定要按照醫師指示,如期拔除導管。
討論
Trackbacks/Pingbacks
引用通告: 輸尿管鏡碎石術 (URSL) – 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終極武器 « 泌尿科專業資訊網 URONET - 2012/11/01